返回

2020年12月06日

固原市:山绿民富谱新篇
作者:本刊记者 闫院平 来源:共产党人22期微站

QQ截图20201206120245.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固原市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通过植树造林、清河除障、小流域治理等措施,实现了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的巨大转变,百姓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幸福路。

渝河治理 风景美了

  发源于六盘山西麓的渝河,自东向西穿越宁夏隆德县城流入甘肃境内,像一条玉带将青山绿树揽入怀中,滋养着勤劳的六盘山儿女。然而几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河沟的淤泥、岸边的垃圾、排放的污水,处处散发着恶臭。2015年,渝河污染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并列为重点督办案件。

  渝河治污,迫在眉睫。隆德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取缔关停沿岸污染企业,拆除河道违法建筑,清理运转水库淤泥,投入巨资,多措并举,控源截污、清淤疏浚、修复生态、连通河库。两年多来,累计投资2.6亿元,经过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渝河旧貌换新颜。渝河治理,不仅换来了水清、岸绿、景美,也让隆德县明确了发展方向:以渝河为轴线打造生态廊道、湿地廊道、景观廊道和经济廊道。通过治污与生态并举、治理与美化同步的综合治理模式,渝河中下游建设的12座滞洪蓄水池可渗透过滤上游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废水,同时补充渝河流域5万亩基本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实现流域内灌区节水高效、生态持续向好、产业融合发展、脱贫富民的目标。

  渝河治理打造了适合宁南山区的现代化生态流域示范区样板,得到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水利部、环保部,环保部西北督查局的充分肯定,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赞誉。

  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润儿说:“渝河是小流域治理的典范。渝河治理能有今天的成效,关键是做到了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水系贯通、水量增加、水质改善‘五个结合’。” 

退耕还林 荒山绿了

人工梯田焕发生机.jpg

人工梯田焕发生机 

  “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山是和尚头,下雨泥水流”……这些曾是西海固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的真实写照。

  早在1983年,彭阳县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生态立县”发展思路,2000年彭阳县被自治区确定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县。彭阳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措施,制定了“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30年实现山川秀美”的蓝图,开启了建设“生态彭阳”的序幕。

  为了提高退耕还林质量,彭阳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梁、峁、沟、坡、塬综合治理,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结合,整座山、整条沟、整个流域集中连片,规模治理,一次到位。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实行封造结合、林草间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田则田,乔灌草镶嵌配套,形成了北部水保饲料林、中部桃杏生态经济林、东南部优质干果林、西南部水源涵养林的区域格局。治理规模由过去的以户为单位,发展到以村为单位的小规模会战,再到两三个村,甚至七八个村联合数千人参加的大规模会战。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打头阵、作表率,从县委书记、县长到一般干部职工,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上山同群众一道修梯田、造林整地。

  37年来,彭阳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方向,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山川面貌实现了历史性改变。累计治理小流域134条1780平方公里。锤炼形成了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特别是“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在全国黄土高原同类地区推广。彭阳县先后荣获“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退耕还林,是固原市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固原市干部群众勇于探索、艰苦创业,把绿色梦想厚植在黄土高原上的真实写照。

植树种草 村民富了

  六盘山是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岛”。曾因乱垦滥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一代又一代护林人,手持锹镐锄镰铲,带着干粮,植树造林、治山治沟、改造河滩,用辛勤汗水换来了今天的青山绿水。

  2017年,固原市创新实施“一棵树、一株苗、一棵草、一枝花”的“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工程。“四个一”工程,找准了适合西海固地区种植的一棵树、与市场对接的一株苗、与产业配套的一棵草、与旅游适宜的一枝花,形成了“山顶封山育林、山坡荒山造林、山脚退耕还林、山村生态移民”的流域治理模式和“工程引水、水库蓄水、地窖存水、智能节水、生态养水”的治水兴水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生活好、生产优的新路子,实现了山绿与民富双赢。原州区把生态保护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起来、与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形成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格局;西吉县把生态建设与文旅产业统筹起来,发展起了以龙王坝为代表的乡村游,既带动了脱贫致富,也美化了乡村环境;彭阳县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结合田园综合体建设提升改造,发展桃杏干果及菌菇产业;泾源县把“幸福农家123”工程(1个农户建设1个幸福大院,2个菜园果园,房前屋后、村组道路、河沟渠栽活3棵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塑形聚魂”工程,见缝插绿、见空播绿、见地植绿,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隆德县坚持把植树造林作为重中之重,建成了以六盘山外围水源涵养林和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林为重点的林业生态体系。

  苍山不老,碧水长流。35年的贫困人口易地搬迁,18年的退耕还林还草,15年的封山禁牧,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固原市实施的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让西海固这片土地由“黄”变为“绿”,因绿而结“果”。截至2019年底,固原市林草覆盖率达73%,累计发展特色经济林32.9万亩。林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6.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林业收入占比由2005年的0.34%提高到2019年的1.5%。

  站在新的起点,宁夏正全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固原市将继续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以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引领先行区高质量建设。G

  责任编辑:李百军


 

责任编辑:胡亦茹     编辑:胡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