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年11月19日

干旱带上的 “生命工程”
作者:本刊记者 闫院平 申进湘 王 芳 来源:共产党人21期微站

QQ截图20201120153516.jpg

固海扬水黄河取水点——泉眼山泵站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滋养哺育着亿万中华儿女。宁夏有着2000多年的引黄灌溉史,成就了“塞上江南”的美誉,也丰富着灿烂的黄河文化。自流灌溉、开渠引水、泵站扬水,无不向世人展现着这片土地上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在极度缺水的中部干旱带地区和南部山区,固海扬水、红寺堡扬水、盐环定扬水三大扬黄灌溉工程的相继建成,黄河水源源不断地送上了旱塬,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当地群众誉为“生命工程”。

  今天,在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伟大实践中,宁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让三大扬水工程继续更好地造福宁夏各族人民。

固海扬水工程

  固海扬水工程是宁夏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由三个系统组成:1975年开工建设,1978年建成运行的同心扬水工程;1978年开工建设,1986年竣工的固海扬水工程;1999年开工建设,2003年建成通水的固海扩灌扬水工程。

  固海扬水工程担负着吴忠市同心县、红寺堡开发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固原市原州区,长山头农场和中卫市山羊场3市6县(区)2个农场16个乡镇170.64万亩农田和高效节水补灌、城市及生态供水,30万头家畜饮水与周边山区群众抗旱自救任务,受益群众64万人。工程建设运行40多年来,累计上水111.5亿立方米,灌区粮油总产140.2亿公斤、农林牧总产值44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0年的30.5元提高到2019年的6430元。

红寺堡扬水工程

固海扬水长山头渡槽.jpg

固海扬水长山头渡槽

QQ截图20201119090957.jpg

盐环定扬水一泵站

  红寺堡扬水工程位于中部干旱带核心区,1998年开工建设并投入运行,破解了中部干旱带资源性、工程性缺水的“瓶颈”制约,从根本上改变了千百年来“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保障了生态移民群众的粮食安全和饮水安全。

  红寺堡扬水工程承担着吴忠市红寺堡区、同心县、利通区和中卫市中宁县4个县(区)80万亩农田、30万人口的农业灌溉、人畜生产生活用水以及环罗山地区生态用水。工程投运以来,累计引水42.5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发展到80.06万亩(含节灌21.38万亩)。

盐环定扬水工程

盐池县冯记沟乡平台村深井自然村千亩喷灌谷子长势喜人.jpg

盐池县冯记沟乡平台村深井自然村千亩喷灌谷子长势喜人

红寺堡扬水二泵站.jpg

红寺堡扬水二泵站

固海扬水五干渠.jpg

固海扬水五干渠

红寺堡扬水总调度室.jpg

红寺堡扬水总调度室

固海扬水黑水沟泵站的工人正在检修设备.jpg

固海扬水黑水沟泵站的工人正在检修设备

  盐环定扬水工程,1988年开工建设,1992年陆续投入运行。这是一项解决宁夏盐池县、同心县、甘肃环县和陕西定边县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防治地方病、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灌溉的扶贫扬黄工程,被誉为“亚洲最大的人畜饮水工程”。

  盐环定扬水工程供水范围已辐射陕甘宁3省区的陕西定边县、甘肃环县和宁夏盐池县、同心县、利通区、红寺堡区共6县(区),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由过去的向人饮、农业供水,发展到向人饮、城镇、农业、工业、生态等多领域、全方位供水。截至2019年底,盐环定扬水工程有效解决了61.2万人、130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开发灌溉农田40万亩,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责任编辑:何青芳

 

责任编辑:胡亦茹     编辑:胡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