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年11月19日

树立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宁夏“十三五”规划落实情况综述(下)
作者: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来源:共产党人微站

银川市新地标——凤凰桥.jpg

银川市新地标——凤凰桥

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出台《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意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水、空气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持续加大。坚持上下游统筹、干支流共治、左右岸齐抓,黄河“母亲河”得到有效保护,建立了五级河(湖)长制,实施入黄排水沟及重点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黄河干流连续三年保持在Ⅱ类优水质,黄河流域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提高近20个百分点,黄河干支流水质明显改善。开展“绿盾”专项行动,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实施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铁腕整治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共整改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点位2632处。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实施六盘山400毫米降水线造林绿化、生态修复、天然草原生态保护、灌区绿网、城乡增绿、湿地保护等重点工程,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完成造林687.48万亩、防沙治沙598.8万亩、退化草原补播改良216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覆盖率分别提升了2.3和2.2个百分点。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扎实推进。推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组织开展绿色制造示范,累计培育8个国家和自治区级绿色园区、52家绿色工厂,对淘汰类和限制类企业实施差别电价,淘汰落后产能1292万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进“文明餐桌”行动,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新能源公交车占比提升至30%,垃圾运送和分类处理模式得到推广,中卫市“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模式全面推行。推进重点领域节能,节能改造既有建筑806万平方米,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城市建成区20蒸吨/每小时以下供热燃煤锅炉基本清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确定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一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石嘴山市等3家单位列入国家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加强源头严控,在全国首批划定生态环保红线并公布实施,保护红线占到国土面积24.76%,扎实推进勘界定标工作,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条例,建立完善资源总量管控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过程严管,制定大气、水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自治区级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实现垂直管理,开展区内环保督察巡视,推进跨区域联合执法、交叉执法,清理整顿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加强后果严惩,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对不作为、乱作为导致环境损害事故的干部予以调整。加快推进排放权交易,开展碳配额测算、交易培训等前期工作,银川市、吴忠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

银川市民大厅“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jpg

“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图为银川市民大厅。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

  全面落实中央深化改革决策部署,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活力。

  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16”政策文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府审批事项大幅精简,自治区本级行政许可由812项压减为257项,取消各类证明202项,全面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权责清单制度,减少183个收费事项,没有审批设立一项涉企收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基本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监管方式不断创新,推进信用监管和联合奖惩,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逐步健全,“互联网+监管”系统加快建设,“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监管全覆盖,95%以上企业年报信息实现公示共享。政务服务水平快速提升,开展“不见面马上办”改革,“我的宁夏”App和市县(区)政务服务大厅建成运行,推行“一窗全办、一网通办、容缺先办”,90%以上事项进驻大厅、可以“网上办”,80%以上的事项实现“不见面”办,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11名。出台“民营经济20条”,全面执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实体经济成本不断降低。完成国家省级空间规划试点任务,探索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受到中央深改组肯定。国企重组改革、厅局所属国企脱钩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梯次推开,“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基本完成,区属国有企业混改比列达到33.7%。农村土地“三权分离”“两权抵押”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坚持市场化、企业化的改革定位和方向,积极推动供销社、农垦、国有林场等方面改革。

  开放合作不断扩大。持续畅通对外通道,实施内联外通的大通道建设工程,银西、中兰、包银高铁开工建设,宝中铁路扩能、银川至巴彦浩特铁路前期工作有序开展,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1600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20公里,高速公路省际出口达到12个;实施普通干线提档升级,改造国省道1500公里,建成兵沟等5座黄河公路大桥,公路通行能力不断提升;建成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2航站楼国际厅改造工程、国际航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加密国内国际航线航班,银川河东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跨入千万量级大型机场行列;开通中卫-中亚、石嘴山-俄罗斯等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199列8546车。完善开放载体,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复制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154项,获批中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聚焦经贸合作,成功举办两届中阿博览会,参会人数、签约项目均创新高,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主体从350家增长到470家。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相关配套政策,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丰富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东西部区域间合作驶入“快车道”,建成了苏银产业园、银川市中关村创新创业园等科技园区。

切实推进共享发展 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基本、兜底线、织密网,75%以上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事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居民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把居民就业作为“六稳”“六保”首要工作抓好抓实,城镇新增就业37.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凸显,推行创业培训、担保贷款、创新服务帮扶机制,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20万元,带动就业22.6万人。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每年保持在70万人以上,过剩产能行业职工安置工作有序推进。城镇居民收入受疫情影响大幅波动,2016-2019年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和8.9%,均高于当年经济增速。

  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施学期教育办学能力提升工程,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扶持政策,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99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6%,普惠性幼儿园比例提升至82.6%;统筹推动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四统一”(学校建设、教师编制、公用经费、基本装备),实施优质教育资源“扩面提升”工程,“互联网+教育”示范区扎实推进,小学六年巩固率、初中三年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9.8%,农村偏远学校和薄弱学校在线互动课堂全覆盖,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目标;实施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改造工程、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5%。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水平不断提高,组建13个职业教育集团,围绕服务产业发展,建成职业教育园区、11个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66个高职和中职骨干特色专业,综合性实验实训基地地级市全覆盖。扎实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宁夏大学进入全国14所部省(区)合建高校行列,化学化工和民族学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北方民族大学和宁夏师范学院成为博士、硕士授权单位,2所高校成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实施健康宁夏行动,新改扩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37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率达95%以上,重大疾病防控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健全,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5.93岁,产妇、婴儿、儿童死亡率和传染病病发率持续下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区疑似病例清零、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扎实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93%的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与城市医院建立了医联体,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乡村卫生一体化,60%的地级市、55%的县(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马拉松赛等体育赛事,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新改建16个市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图书阅览室、村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各级公共文化馆站全面免费开放,每年开展惠民演出1600场以上、广场文化演出1500场以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开展,姚河塬商周遗址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入名录2968项。文化产业不断壮大,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特色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出版、广播影视、动漫、演出、创意设计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社保兜底作用持续发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基本完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医保实现省级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增加45.71万人、达到428.04万人,社保卡户籍人口全覆盖,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平均达到74.74%,异地就医实现全国联网结算,失业保险费率连续下调,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城市和农村低保、孤儿养育津贴标准连续调增,率先在全国完成省级“五险合一”经办体制改革。

  社会治理能力明显增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做实社区网格化、精细化服务管理,城市社区划分网格3750个、网格化服务管理全面普及,农村社区网格化服务覆盖率和基础信息采集率达到100%,治理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了一批黑恶势力,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推进“一村(社区)一警”城乡警务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公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实施法治惠民工程,“七五”普法深入推进,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民法治意识明显增强。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构建覆盖乡镇村居、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和行业性专业性领域的人民调解“四张网”,一批疑难重点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生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药品快速检测服务全覆盖。狠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重特大事故发生逐年下降。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置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人民防空、地震气象监测预警、防灾减灾救灾等事业健康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领域突出问题得到坚决整治,“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入人心,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局面进一步巩固。G

  责任编辑:谢 斌


 

责任编辑:胡亦茹     编辑:胡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