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10日
2020年9月3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督办重点处理代表建议。 刘 艳/摄
奋楫扬帆勇当先,昂首奋进新征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宁夏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篇大文章,圆满完成了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不断推动人大工作迈上新台阶。
这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众志成城、同心同德,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职能优势和工作优势,全力以赴“战”疫情。
这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推动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策出力。
一项项工作监督,一件件民生实事,一组组工作数据,生动记录着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履职尽责的铿锵足迹。
加强政治建设 依法履行职责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讲政治作为人大工作的生命线,牢牢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个首要政治原则,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题学、人大代表履职学、机关党员干部经常学,通过交流研讨、邀请专家学者专题讲座、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实现了学习人员全覆盖。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紧跟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立足人大职能,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传承等工作,扎实开展专题调研、执法检查、专项审议,立项论证自治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条例,切实担负起运用法治保障先行区建设的职责使命。
积极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时作出关于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定,支持和督促“一府两院”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开展执法检查。向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发出倡议,号召他们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为抗疫斗争贡献力量。
质量效率并重 立法步履坚实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把深厚的为民情怀融入立法实践,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发展,以良法护民生。一年来,制定地方性法规5件、修订13件、通过法规性决定2件、废止1件,批准设区的市法规5件。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修订自治区技术市场管理条例、旅游条例,集中修改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的法规;制定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修订实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修订中医药条例,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2020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全国首部专门规范眼角膜捐献的地方性法规——《宁夏回族自治区眼角膜捐献条例》,鼓励支持和规范眼角膜捐献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经过深入调研,制定了《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条例》,用法治力量推动引黄古灌区遗产的系统保护、传承和发展,得到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的高度评价。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离不开完善的机制。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督促指导政府及其部门认真履行立法工作相关职责,把握好立项、起草、审议等关键环节。新增1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大覆盖领域。发挥立法专家咨询委员会智库作用,确保每件法规至少有2名专家全过程参与。积极开展立法协商,拓宽社会各方面参与地方立法渠道。
除了地方立法,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还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86部法律草案提出修改建议100余条,有30多条被吸收采纳,为国家立法贡献了智慧。
聚焦热点难点 监督实效明显
2020年11月22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区人大代表工作经验交流会。 刘 艳/摄
2020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依法监督、有效监督,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5个,开展执法检查11次。
聚焦“三大攻坚战”开展监督工作。听取审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助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听取审议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情况的报告,推动落实精准脱贫战略,巩固脱贫成果。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听取审议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情况、2020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深入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宁夏行动”,推进美丽新宁夏建设。
聚焦高质量发展开展监督工作。加强计划执行和预决算审查监督,继续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不断完善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相关工作制度,确保预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开展农技推广“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作出关于资源税适用税率等有关事项的决定,加强资源管理,保护生态环境。
聚焦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开展监督工作。组织检查慈善法、体育法、体育条例、社会科学普及条例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听取审议“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情况的报告,专题调研医疗保障改革、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推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业发展。开展公证法执法检查,听取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工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家事审判工作、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关于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报告,作出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司法权威。
聚焦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开展法律监督。审查备案自治区政府规章、设区的市规范性文件34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报送地方性法规备案文件18件。全面梳理评估涉及民法典内容的地方性法规,与媒体联合举办“走进民法典”融媒体系列直播节目,推动民法典深入人心。依法组织宪法宣誓,激励和教育任职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保障依法履职 发挥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体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把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作为重要工作,完善联系机制,强化服务保障,统筹协调议案建议办理,切实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向大会提交议案10件,建议220件,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要求,10件立法议案已审议通过法规5件,其余列为立法调研项目,适时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220件建议依法交由各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已全部办结并反馈代表。如顾洁代表提出的“关于制定《宁夏眼角膜捐献条例》议案”已立法并开始实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立项建设的建议”等13项16件建议列为重点督办建议,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
为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健全完善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制度,建立了常委会班子成员与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代表的座谈机制。全年邀请50余名代表参加常委会执法检查、视察调研活动,30名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与基层代表交流情况、听取意见、提出要求,推动人大代表工作创新发展。
加强自身建设 夯实工作基础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自身建设的成效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加强能力建设。大兴学习之风,完善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先后举办5次专题讲座和报告会,教育引导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机关干部加强对政治理论、宪法法律、人大业务知识的学习,为更加高效的履职提供能力支撑。
加强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任人唯贤和实干实绩导向,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管理和培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常委会和机关工作制度61项,从党务、政务、事务和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规范机关运行程序。
加强作风建设。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培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组织机关干部参观自治区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切实维护国家权力机关的良好形象。
承民之所盼,知责而奋进。回眸2020,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以实干担当书写了一份优异的履职答卷。启航2021,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将以更加奋进的姿态砥砺前行,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责任编辑:胡亦茹 编辑:胡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