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年01月04日

踏上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作者:红寺堡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来源:共产党人24期微站

QQ截图20210104170033.jpg

红寺堡区——荒漠中崛起的绿色新城

  在全党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自治区党委召开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对宁夏“十三五”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部署。这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坚定决心和政治自觉,为红寺堡区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砥砺奋进  红寺堡区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红寺堡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总体布局,红寺堡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吴忠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团结带领红寺堡区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负重拼搏、砥砺奋进,“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9%。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6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900元和10600元,较“十二五”末增长44.9%、65.4%。红寺堡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翻番目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快速转换。

  脱贫攻坚如期摘帽。以“脱贫攻坚,增收富民”统揽全局,红寺堡区4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减贫5.6万人,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十二五”末的25.29%下降为零,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走出一条易地搬迁移民脱贫致富的新路。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实施人民医院门诊楼、全民健身中心、红太公路、三干渠改造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明显,美丽村庄建设扎实推进,安全住房、安全饮水、电视宽带实现农户全覆盖,村容村貌不断改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累计人工造林12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4.12%,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达到56.6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6.4%,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39%和12.75平方米,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持续推进。305项改革任务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55124”基层治理等改革走在全区前列,经济、社保、政法等领域重点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支撑产业量发展初见成效,发展新优势不断蓄能。

  民生保障显著增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中考、高考成绩多年位居吴忠市和山区县前列,形成教育领域的“红寺堡现象”。三级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成功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乡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六大领域基层治理全面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启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显著,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获得“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连续三年被评为自治区平安县(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明显,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断提升,党的政治建设深入推进,正风肃纪持续加力,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紧抓机遇  奋力建设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脱贫致富示范区

  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了“支持红寺堡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脱贫致富示范区”的目标。红寺堡区紧抓机遇,把建设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脱贫致富示范区作为政治任务、时代使命,坚持以示范区建设统领红寺堡区发展、引领现代化建设。

  抓实“四个打造”,全力推进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脱贫致富示范区建设。打造贫困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以产业兴旺促进群众持续增收。打造易地搬迁就业创业致富高地,让移民群众有持续稳定的就业门路、创业技能和致富项目,迈上生活富裕、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打造移民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典范,构建和谐有序、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打造生态移民人居环境改善样板,全景展示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生态建设成果。

  实施“九大工程”,全力推进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脱贫致富示范区建设。实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示范工程,主动融入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加快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实施清洁能源示范工程,推动新能源产业一体化配套发展;实施移民文化旅游示范工程,讲好“移民故事”,促进移民文化与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深度融合;实施就业创业示范工程,以创业促就业,稳定就业总量,提升就业质量;实施基本公共服务示范工程,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工程,打造“主城区、重点镇、中心村”三位一体城乡发展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生态治理示范工程,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罗山自然保护区与红寺堡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示范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管理,建设扬黄高效节水现代化生态灌区;实施移民社会融入示范工程,坚持从思想引导、生活保障入手,增进后移民时代社区认同,促进思想融入、情感融入和生活融入。

担当使命  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

  红寺堡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用全会精神凝聚共识,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落实。

  抓好产业融合发展。对标宁夏九大重点产业,立足红寺堡区自然资源禀赋,确定具有本地特色的八大产业。严格落实处级干部包抓重点特色产业工作机制,重点推进葡萄、枸杞、肉牛和滩羊、黄花菜、新能源等产业。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壮大绿色食品产业,推动农产品就地就近转化增值。做优做好现代服务业,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抢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有利机遇,高起点编制城乡规划,积极谋划一批“两重一新”项目,大力发展高效节水设施,完善环保、社区服务、公共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更新改造城区老旧市政设施,打通G344东接慈善大道和罗山快速通道,改造提升农村公路,持续巩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成果,不断补齐“水、电、路、网”短板,一体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深化德红对口协作、中烟定点帮扶,加大移民搬迁后续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引进培育劳动密集型企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促进妇女、残疾人就近就业;加大教育教学教研联合体改革,完成1236工程建设时期项目,全面化解“大班额”“大校额”问题;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推进人民医院传染病楼防治能力提升和乡镇卫生院扩建项目建设,实施好复星集团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完善“四馆一中心”服务功能,建成智慧旅游系统、图书馆总分馆,推进区、乡、村三级文化体育设施提档升级。

  整顿提升城乡环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加大环罗山沟道、生态移民迁出区及退化土地生态修复力度,常态化落实禁牧封育政策;实施“蓝天、碧水、净土”行动,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快推进牲畜粪污无害化处理,实施乡村美化绿化、美丽小城镇建设、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分类集中清运等项目,打造生态移民人居环境改善样板区。

  加快完善社会治理。紧扣全会提出的法治建设目标任务,对标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新期待,以县域社会治理机制为抓手,深化村级事务管理模式,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三共联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协同”,进一步创新“网格化”治理,探索开展村和、邻和、民和凝心聚力工程,促进思想融入、情感融入、生活融入,巩固拓展全国“三无”县区创建成果,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红寺堡、平安红寺堡。

  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坚决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正确方向,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开展“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抓乡促村、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高质量完成乡村换届工作,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深入实施“三大三强”行动、“两个带头人”工程,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整体推进,打造一批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G

  责任编辑:何青芳


 

责任编辑:胡亦茹     编辑:胡亦茹